
1、“煙籠寒水月籠沙”的下一句是“夜泊秦淮近酒家”。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《泊秦淮》。全詩為:“煙籠寒水月籠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。商女不知亡國恨,隔江猶唱后庭花。”這首詩以秦淮河夜景為背景,描繪了煙霧朦朧、月光皎潔的清冷畫面,同時借歌女不知亡國之恨,諷刺了當時統治者的醉生夢死,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。
2、首句“煙籠寒水月籠沙”以細膩的筆觸寫景,寒水、輕煙、月光、白沙交織,營造出一種凄清而朦朧的氛圍。這種氛圍不僅渲染了夜晚的寂靜,也暗含了詩人內心的憂思。緊接著“夜泊秦淮近酒家”交代了詩人的行蹤和所處環境,為后文的情感抒發做了鋪墊。秦淮河自古是繁華之地,酒家林立,但詩人在此夜泊,并非為享樂,而是借景抒情。
3、后兩句“商女不知亡國恨,隔江猶唱后庭花”則由景入情,直指社會現實。商女唱的《玉樹后庭花》是陳后主所作的亡國之音,而她們對此毫無所知,依然歡歌。詩人通過這一細節,含蓄而深刻地批評了當時社會的麻木與腐朽,也寄托了對國家前途的擔憂。整首詩寫景、敘事、抒情結合緊密,語言凝練,意蘊深遠,堪稱唐代七絕的佳作。
4、這首詩不僅描繪了秦淮河畔的夜景,更通過歷史與現實的對照,警示后人勿忘國恥。杜牧以詩為劍,刺破浮華表象,揭示社會危機,其憂國憂民的情懷至今仍令人動容。全詩意境悲涼,情感深沉,是唐詩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