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. 【#外國博主勇闖印度潑糞節#】隨著社交媒體傳播,外國博主親身體驗潑糞節的視頻引發全球關注。一名美國博主全副武裝仍被牛糞擊中,落荒而逃,直呼“再也不會去”。這種文化沖突讓外界對印度民俗產生強烈好奇,也讓潑糞節成為當下熱議話題。盡管外界質疑不斷,但村民表示“感覺很好”,這一習俗仍將繼續傳承,展現印度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。

2. “潑糞節”是印度南部卡納塔克邦古馬塔普拉村等地的獨特民俗,正式名稱為“戈爾哈巴節”或“格爾哈巴節”。該節日通常在排燈節之后舉行,已有數百年歷史。村民們提前收集牛糞,節日當天男性赤膊上陣,互相涂抹、投擲牛糞,甚至跳入糞堆打滾,場面十分激烈。當地人相信,牛糞具有神圣力量,能夠凈化身心、祛除疾病、祈求豐收,是祈福和祝福的重要方式。

3. 這一習俗源于印度教對牛的崇拜。在印度文化中,牛被視為圣獸,牛糞和牛尿被認為具有藥用和凈化作用。村民們深信,牛糞大戰可以驅除邪氣、帶來健康與好運。被牛糞擊中越多的人,越被認為受到神靈庇佑,臉上常洋溢著興奮和喜悅。這種信仰在當地根深蒂固,是節日得以延續的精神支柱。(捷迅奇聞 - www.jiexuncn.net)

4. 值得注意的是,潑糞節僅限男性參與,女性只能在一旁觀看。這一傳統源于當地對“女性潔凈”的特殊觀念,認為牛糞儀式可能對女性身體或精神造成影響。盡管現代社會對性別平等有更高要求,但該習俗依然保持這一限制,體現了印度傳統文化中的性別觀念和社區規范。

5. 節日雖然熱鬧,但衛生與健康風險不容忽視。牛糞中含有大腸桿菌、寄生蟲卵等病原體,直接接觸可能導致皮膚感染、腸胃炎甚至敗血癥。今年9月,古馬塔普拉就曾因牛糞在封閉大棚中發酵產生有害氣體,導致數百人中毒送醫。盡管如此,當地村民仍堅持傳統,認為這是平常且神圣的儀式。






